人潮汹涌

喜剧片大陆2021

主演:刘德华,肖央,万茜,程怡,黄小蕾,国义骞,狄志杰,郭京飞,刘天佐,路阳,郭帆,刘浩良,饶晓志,雷佳音,史航,魏之皓,王学兵,林海,隋凯,卫莱,邵逸凡

导演:饶晓志

 剧照

人潮汹涌 剧照 NO.1人潮汹涌 剧照 NO.2人潮汹涌 剧照 NO.3人潮汹涌 剧照 NO.4人潮汹涌 剧照 NO.5人潮汹涌 剧照 NO.6人潮汹涌 剧照 NO.13人潮汹涌 剧照 NO.14人潮汹涌 剧照 NO.15人潮汹涌 剧照 NO.16人潮汹涌 剧照 NO.17人潮汹涌 剧照 NO.18人潮汹涌 剧照 NO.19人潮汹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56

详细剧情

陈小萌(肖央 饰)一直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残酷的现实令他至今扔在龙套的位置上苦苦挣扎。没钱没工作没恋人没朋友还欠了一大笔钱的陈小萌想到了死,可是就连死神都抛弃了他,他数次自杀都以失败告终。  一天,陈小萌去澡堂泡澡,意外邂逅了一位神秘且富有的男子(刘德华 饰),该男子在澡堂里意外摔倒昏迷被送进了医院,拾得了他的储物室手环的陈小萌决定顶替他的身份,享受一下富人的生活。头部的撞击令男子失忆了,凭借着零星的线索,他认定自己是陈小萌,并且顺藤摸瓜来到了陈小萌的出租屋,希望熟悉的环境能够令他更快的恢复记忆。在此过程中,男子邂逅了名为李想(万茜 饰)的自媒体人,两人之间碰撞出了火花。

 长篇影评

 1 ) 万茜的角色给人感觉单薄,是演技问题还是角色设置问题?——《人潮汹涌》

  看评论很多人在吐槽万茜,说她的演技拖了后腿。这篇评论不想对万茜的演技问题展开讨论,就想说说,万茜这个角色的设置有什么问题。

  万茜是个新媒体公司的运营总监,工作压力很大,而且独立抚养着未婚先孕的儿子。她善良的帮失去记忆的刘德华缴纳了房租,使其避免于露宿街头。为了让儿子有个完美的小学回忆,希望刘德华穿着宇航员的服装,出现在儿子的演讲比赛现场。刘德华也确实排除万难的做到了,给了她儿子极大的安慰。她会在工作之余来到这个不名一文的群演所居住的老式公寓里,并自带了两瓶洋酒。两个人干了两瓶,酒后敞开心扉,让刘德华在最卑微的日子里,感受到了爱,并在恢复记忆以后,愿意为了这份感情,永远的守着肖央这个边缘人的身份。而后阴差阳错,她误以为儿子被混混绑架了,为救儿子,参与到后来一系列的故事里。

  我们会发现,在整个故事里,作为双男主角的刘德华和肖央,他们俩的戏份逻辑框架是一早定下来的。一个几次决定要自杀的卑微群演,债务累累,邋遢度日,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和“高端杀手”换了人生。他们俩个的戏份逻辑有着充分的细节去填充,去对照。而作为女主万茜的戏份,却变成了为主线服务的工具人。

  这样的做法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女主本身的行事是以为剧情服务为宗旨,而其自身失去了自洽的动机。比如,女主为何会好心的同情一个之前素未谋面的失败者,他全身臭味,住宿更是如垃圾场一般,为何就帮对方支付了大笔的房租?

  假使只是一时心善,为何之后又愿意主动他来往?

  影片给出的一个答案是,万茜正在撰写一个好故事,十万加的热文。她是在体验生活。而当她真正与刘德华产生了感情,又放弃了这篇热文的发表,从而令感情回归纯粹。

  首先我们知道,除非是对某个特定的新闻事件,需要外出采访。对于一篇新媒体热文,仅仅是泛泛的体验生活,以上情节的发生可能性几乎为零。

  一个运营总监的薪资还不足以让人心善到没事儿就给边缘人出房租,何况她还要独立抚养一个四脚吞金兽。

  再者,作为一个漂亮而精致的女性,独立去与陌生人夜晚接触,本身就是很危险的事儿,如果她真是为了工作,完全可以让一个男下属陪同。而不是一次次以身涉险。

  再再者,不论一个人心底如何,社会上阶层这东西虽然大家都不说,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是歧视的问题,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存环境,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三观不合很难产生持久的感情。

  她愿意与他来往,并持续来往,只有一个理由:剧情需要,她成了一个工具人。

  那么,我们想一想,如何让万茜这个人物立得住呢?

  失忆后的刘德华,身上有怎样的优点?

  奋发向上,对自己负责,努力,乐观,自律,真诚,简单,像极了刘德华本人在娱乐圈中的口碑。

  那么假使我们把剧情这样安排,万茜在公司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使得她焦头烂额,就在这时,她意外的认识了失忆的刘德华。和他接触,让她感觉轻松,放松。是工作之余,难得的解压之处,她在他身上看到了生活压抑里,透出来的阳光,使得她不自觉的接近。

  而后,通过后续接触,发现刘德华其人,没那么简单。他激发了她一系列的想法,她开始撰写关于他的故事。

  在与儿子相处的戏份里,很难感受到母子间的血脉联系。通过他们的台词口述,我们知道儿子写了太多遍的母亲,想写一写并不存在的父亲。假如我们增添一点剧情,把这些无谓的台词去掉,增加下比对。展现一下儿子对他人有父亲的渴望,特写一下儿子眼神,会否礼堂上的一幕会更加戳人?

  儿子被“绑架”,做母亲的万茜肯定心急如焚。但此时她的台词,并未展现出她不惜一切要全力营救儿子的母亲心态。除了情绪失控,大哭宣泄,她应该用尽一切去争取儿子的平安啊。曾经刘德华在日记本中郑重其事的写她是恩人,此时难道她不应该以此索恩,要求刘德华不要因为害怕伤害到自己,就去伤害恩人的儿子吗?但她只是在讲,要报警,人性的博弈在哪里?

  当得知儿子已经安全,她又被肖央带离了险地,此时担忧刘德华安危的她,只有哭泣和焦灼的戏份。她通过儿子通话,知道儿子已经报了警,然后就在哭泣了。可是电话在她手中啊,她不应该再次报警,再次催促警察尽快到现场,告诉具体地点,告诉最新情况,去做点什么吗?哭泣和往回奔,看到刘德华被捅的一幕,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作为一个工具人,她的存在只为了推进剧情和展现烘托刘德华与肖央的戏份。显然编剧在这个角色上几乎没有用心。

  我们曾经总说一些老戏骨是戏霸,即便是演一些配角也要加戏,也要改词?为什么呢?不过是对戏认真,认为戏比天大。现在愿意这样得罪人的,估计是少了。

  如果编剧没有在超级主演外的人物设定上,略微花些心思,人物就立不住,人物立不住,谁来演也很难演出花儿来。整个片子的质量也就因此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常常说,一个片子拍的认真,连群演都在拼命呀!

首发于公众号(孤独国会客厅 i_guduguo),❤欢迎关注❤。
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开白,公众号以外转载须经本人授权。

更多精彩最新影视评论↓

《又见奈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写给故乡里的他乡人

《明天会好的》:超一线的外乡人和故乡中的异乡客

《波斯语课》:个人的理性选择与乱世的平庸之恶

《刺杀小说家》:一个充满了隐喻的故事:一介凡人,竟敢弑神?

《唐人街探案3》: 靠什么撑起来有着庞大野心的唐探宇宙?

《新封神:哪吒重生》:少年、英雄与庶民

 2 ) 体制下的合格电影

早几年我就有提倡过,凭票根评价电影,这样可以禁止水军灌水!

很荣幸,大年初一第二场我就买票入场,想不到居然是包场。看来电影的关注程度比我想象的要差一些。而且我看完电影出来电影院门口给手机开机的时候,居然还遇到一对母女,大概50+25的组合,在四处赠送《人潮汹涌》电影票一张。原因是买多了,电影院不给退,可是想不到的是免费赠送的电影票居然搞得无人问津,甚至于送给几个小朋友的时候,小朋友直接表示要看《疯狂的原始人2》这个闹剧的结局我就没有看完了。而我回到家中坐在电脑前打起字来。

《人潮汹涌》这部电影,我不知道导演是谁,也不想知道同期上映的电影有多火爆,可我就是想看刘德华+肖央这对组合!电影的宣传片其实已经大致达到了介绍电影本身的意义。全片看完,确实有一笑而过,细细回味却又不过如此的感觉。因为故事是一个很老套却又不落俗套的故事,你可能想到过,读到过,就是没有在大屏幕前看到过。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部绝对合格的贺岁片,因为一部电影中居然还为同期上映的几部电影做了广告,很有新意。这倒是我这么多年观看贺岁片第一次见到。而这部电影的演员也是各个实力派,演技在线。唯一遗憾的就是故事的结局。又是最后的时候警察出现。然后坏人绳之以法,甚至还要打字出来解释。这就有点太做作了!看到刘德华,回想当年的《暗战》,除了每一步的扣人心悬,经典不就是经典在那个潇洒的结局吗?但是《人潮汹涌》就做不到了!回到家中看到网上很多人对这部电影导演的欣赏以及赞美之词。可惜他没有勇气去给这电影一个浪漫的结局。没有做到对整部电影的一次升华。

不敢也好,不能也罢,总总原因,导致这部电影只能作为一部及格的贺岁片,如果回到那个年代,那个地方,善加利用,其实这部电影未必会输给同期上映的任何一部电影。最后祝愿各位读者,生活满春辉。

 3 ) 有内味儿––《人潮汹涌》观影

首先最大的点还得说是华子,额,我是说演员:)贾玲姐的华子又双叒叕失忆了😓万茜姐姐也很不错,肖央搞笑担当嘛,郭金飞就真的只露了一面,反而女反派倒是把川渝妹子那种狠辣演得很带劲。 先来说说故事梗概……以下有剧透,介意勿看。房地产女龙头怀着孕被没领证的男人和妹妹卷钱跑路刺激流产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那就买凶。结果这个凶是个高级演员,男人妹妹都带钱跑路了?!反而杀手失忆了和一个死宅换了身份搅和在里面,整体感觉怎么说呢……有点乱……最后女反派总结的很到位一群演员…… 虽然单独看所有部分都可圈可点,但风格有些拼凑了。当然可以理解,这部片子其实改动很大,应该也是为了更加符合国情一些,但全剧就是有点像陈小萌和前女友告别那场戏的感觉,也有点像李想说的那样就差一点点,这种感觉与我而言就是有内味儿了,却突然切了……有点突兀……总之拍的细节和片段都很好,连在一起有那么点乱,所以下面我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不喜勿喷…… 刚开片悬疑色彩很足,关于无言真以及全剧人物名字这件事,应该大家都明白的,隐喻摆在明面上总觉得有点尬吧……另外我还是觉得渣男其实死了就死了,我是渣男必须死派的支持者,哈哈。然后肖央演得陈小萌自杀场景也是气势十足,不过好在很快切到喜剧了,自杀绳子断了,唉,家里脏乱差的宅死都没勇气所有漫画的吊车尾逆袭大概都要这样连上吊绳子都能断的人,那就除了撸蛇还能说他啥好。关键此人不但做事情不行人品也差,浴室乱丢肥皂害天王摔飞出去,画面倒是拍的艺术(大爷们在男澡堂的场面实在太香艳除了华子的上半身其他我都没敢细看,哈哈),但咋就能偷人家东西呢,之后就是各种误会。真陈小萌这边是各种挥霍各种变出钱来,把周全的家产挥霍一空。假小萌周全那边则是拼命演戏泡李想。 看来我们单亲妈妈群体在社会上影响力是越来越大,形象是一部比一部高大,为了儿子完成有宇航员爸爸的理想,就敢让假陈小萌去偷剧组道具,咱们华子也是一路过关斩将为了万茜妹妹拼命(贾玲姐你羡慕了吗?)不过好在演员真的都太好了,假小萌周全和李想那几段秀恩爱的戏实实在在的让我吃了好多狗粮,也赚了不少我这个泪点极低症患者感同身受的热泪。里面关于单身带娃妈妈的刻画其实是很成功的,年轻时候看错了人,帮别人养孩子,事业有成却总是打副本,还要和娃约好暗号卡怪报警,价值什么的早就掉到底了,所以只要有个知冷热讲感情的人出现,她就能觉得有安全感比那些锦衣华服大谈金钱论的男人靠谱,她能什么都信只要对方真的没有骗过她……还有收到鼓励的假小萌哭那段,真的天王演得太好了,明明是在笑,可笑着笑着就有点想一起哭起来,我们这些社畜其实都是易哭症患者,一把年纪还叫小萌什么的,想想不是一点点讽刺啊…… 另外在假小萌去找女反派要孩子那段和麻导彪戏的时候,电影院里其实是有人鼓掌的,天王彪戏就真的有内味儿,从那个港片大行其道的年代走来,别说眼神,每一滴汗水水似乎都在透过毛孔表演,至于飙摩托那场戏自然也是致敬经典,男人的浪漫啊…… 不过可惜,这剧终究是套了贺岁喜剧的壳,后面麻导的去而复返,到女反派的诉说原委,推动剧情发展,我真的就感觉尬…… 好吧,我写的也很乱,年纪大了记性也是真的不好了,只能趁记得赶紧写一写。总结下这剧还是可以当做贺岁喜剧看看的,我们那个年代人欠了天王太多电影票该还一还。《人潮里》挺好听的,看过之后到一定年纪的人可以流点眼泪,年轻人可以笑一笑,过年嘛,还是应该笑一笑的。 写在最后,其实我还有个疑问,华子已经二部戏都演失忆了,为啥我有一种天王是在用电影和自己的演艺生涯告别的感觉呢,哈哈,想多了想多了😁还是祝各位观影愉快,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4 ) 换个活法,对一个人,对这部电影,影响有多大?

有用吗?

简单说下这个片子吧,《人潮汹涌》。

2021年春节档第一个掉队的电影,大年初一就被甩开了,虽然假期结束前后排片有所回暖,口碑一直也不错,但并没有什么卵用,这就是一部春节档被遗忘的作品。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当自来水卖力吆喝,只是挖掘一下电影的潜力:

这部以戏剧结构见长的作品,究竟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有什么剧作上的特殊之处,而后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有刘德华有肖央,在春节档究竟输在哪里。

电影改编自2012年的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后来韩国也翻拍了一版叫做《幸运钥匙》),有着原版优秀的故事和剧本结构为基础,《人潮汹涌》的故事再怎么搞,也不会太差。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导演饶晓志的说法,这个故事的灵感,早在2007年就有了,是两位长得差不多但身份悬殊的人,因为一场车祸换了身份。由于早期创意与后来者撞车,所以还是买下了版权。

不过看过原版的朋友都了解,《盗钥匙的方法》在“交换人生”的基础上,最终诉求是讲述中年危机、社会压力的主题,而《人潮汹涌》最大特色,就是可以把原版这个颇为戏剧化故事,其中蕴含的主题,解读出本土语境。

我们可以从中读取一些相关信息,就是“环境的更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多大”。

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早已家喻户晓。同时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就是环境对人,至少是成长中的孩子,有非常大的影响,毕竟耳濡目染嘛!

但假如这个人已经是成年人了,已经建立了成熟的三观,那么此时的环境的更迭,对他的人生影响有多大?

比如说有的穷鬼突然天降横财,那么这个人是拿着这笔钱坐吃山空还是会以财生财?又比如某位成功的大老板,突然被人卷钱跑了或者家里着火财物被烧光,那么他以后是一蹶不振,还是能够重振旗鼓?

《人潮汹涌》给出的答案非常明显,也非常理想化:生活环境的更迭,对一个成年人影响不大,因为他早已建立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一直遵循着自己的生活习性。

★比如,刘德华饰演的周全,起初是一个外表光鲜、在上海这种地方有两套豪宅的“有钱人”,当他站在垃圾堆一样的房间里,发现自己“没有固定工作、群演也演不好,长一张老脸,名字叫小萌”,所以“想死也是应该的”。

但是,这个周全人如其名,为人自律,做事有条不紊滴水不漏,从做笔记了解“自己”,到将垃圾堆一般的房子收拾得干净利落,还努力钻研表演、哪怕出演龙套也是一丝不苟,大晚上扮小丑做兼职,因为他还遵循着以往的生活方式,把一个废柴的生活,逐渐梳理的井井有条,并且大有人生逆袭之势。

★比如,肖央饰演的陈小萌,就是一个废物,干啥啥不行,而且生活的脏乱差。但中年废柴摇身一变成神秘富豪,生活富足且有了钱,但生活习惯无法更迭,偌大整洁的房子不一会就变得又乱又脏。

但是,缺点无数的陈小萌,最大的优点就是诚实善良,纵然突然有了那些钱,但他并没有花天酒地,有个细节表示乱七八糟的豪宅里全是方便面桶,还遵循了以前的生活习惯,那些钱第一时间想到竟然是还账,然后还用来营救自己的“目标”,把钱都给了对方。可见,这个人虽然作风马虎,但天性善良。

PS,这时有人要说了,既然陈小萌诚实善良,为什么还要偷人家东西?

因他活不下去了,比如说一个本性贪婪的人,哪怕丰衣足食也会贪其他的奢侈品,不会因为拥有很多就变得大方多少;但出身非常底层的人,就算他本性善良,有时候被迫一定会表现出某种贪婪,因为不跟人抢吃的也许活都活不下去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电影的设定基础,让两人互换人生的契机。

这就是《人潮汹涌》想要阐述的观点:“环境的更迭,努力的人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烂环境,他的生活都会变好;而善良的人哪怕给他纸醉金迷,也不会丢掉天性”。

不过这只是电影的第一层主题,第二层主题,就是建立在失忆的基础上:环境更迭,改变不了人的习惯和天性,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周全这个人,虽然有着优秀的人生信条,但这个人最大的缺点是不诚实,他是个骗子,而且两头都拿好处,没有契约精神。而对比于陈小萌,这个人缺点一堆,但最大的优点就是诚实,且有契约精神。二者互补,才算完整。

两位的共同点,就是各自在自己的生活闭环里,各自孤独,形单影只。

★一场失忆,造就的互换,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周全这个人,因为忘记过去,开始变得诚实,甚至遇到了一位姑娘,尝试着与对方谈恋爱,他的人生不再孤独。

而陈小萌,连群演也演不好的一个人,过上他人生活之后,演技开始越来越好,直到最后“演出”了一场张力十足的表演,差一点就瞒天过海。但他也因此交到了朋友,他也不再孤独

这就是电影宣传语里那句“换个活法”,但这个概念其实是错的。因为两位角色并没有这样,环境更迭,他们并没有“换个活法”,而是沿着以前的生活方式继续下去,但环境更迭,改变的是他们的命运。

所以,假如电影的SLOGAN变成“逆转命运”,会更加贴切,什么换种活法,谁愿意换啊。

而关于《人潮汹涌》情节设计上,也是有所亮点,这是原版不具备的。

我们继续说回到陈小萌最后一场戏被识破的设定,其实不是他演得不好,而是剧情刻意追求这样的颠覆性设定,这叫“脱力式”幽默。

什么叫做“脱力幽默”?其实就是反常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某部电影里渲染一个考生备战高考,日以继夜地奋战,配上激昂的音乐,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就是各种抬高情绪,结果考试当天,丫睡过了头了。。。这种带有恶搞和颠覆性质的情节,就是“脱力”,在《人潮汹涌》里比比皆是。

比如周全来到陌生的环境中,想要找到密码解锁手机,发现海报上的一串字符,这在大多数电影中都是提示密码的关键,可结果并没有如愿,因为这串数字并不是密码,而是陈小萌欠的钱数。

还有促成结尾一刻的绑架案,到最后我们才明白,面目可憎的大叔,竟然是为了救孩子逃离“杀手”的魔掌,原来大家在生活里都是扮演着别人。

最大的颠覆,是结尾,人生中处处被骗的晖姐,最后竟然在废弃的剧场里,识破了舞台上三位主角天衣无缝地“表演”,一场事先张扬的“魔幻时刻”表演,从滤镜到配乐,把观众情绪调到最高,结果到了最后,竟然没有成功。

饶晓志多次使用了诸如此类的颠覆设置,说白了,这些完全不按照套路来,就是要突出剧情跟我们想的完全不同,是导演对剧作既定结构和观众惯性思维的打破,这是值得肯定的。

而那段“26年后的《天若有情》”,更是“迷影级别”的嗨点。

但说了这么多,口碑还不错的,《人潮汹涌》在春节档还是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上。

《人潮汹涌》的剧作,可称精彩,叙事完整清晰,逻辑自洽,故事结构精妙,值得反复回味的细节描写,每一处情节都能强烈的感受到编剧和导演在故事打磨方面的独到之处,但电影太工整了。

本片就像一个按照图纸安装的精密仪器,结构巧妙,逻辑清晰,每个环节都打磨得有棱有角,严丝合缝。确实是电影层面的“高级”。

但是,电影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精密仪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庆档那部《我和我的家乡》,几个故事里,单纯地从电影技法和剧作上考虑,最好的就是宁浩那部《北京好人》,非常巧妙的“错位式”喜剧,但几部短片下来,观众印象最深的,要么是让人动容的《最后一课》,要么是让人笑掉大牙的《神笔马亮》。所以,剧本结构优秀,善于情绪管理的《北京好人》,在上述两部作品面前,其实是吃亏的。

可见,这种精确的计算,棱角分明的工整作品《人潮汹涌》,与《你好,李焕英》这种纵使不完美,但有旺盛的情感和饱满的情绪绽放的作品,是完全是相反的。

尤其在春节档,看电影的可不止有影迷,在这么大的观影基数面前,《人潮汹涌》这样工整的作品,纵然可以获得小众影迷的力挺,但能打动大多数观众的,永远是那种真挚动人,能让观众情绪得到释放的作品。

真该换个活法的,是《人潮汹涌》!换个档期的话,以电影的水准以及这个阵容,没准会更好。

PS,改编限定

据我所了解的一些信息,购买日本作品的版权进行本土化改编,日方对版权的限定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死板。通俗意义上来说,很多情况下,原版的一些基础设定,改编版是不能改的。

简单的例子,就是《人潮汹涌》,刘德华那个角色设定是“杀手”,但这个发生在本土的故事,这种职业显然就不够让人信服,中国版完全可以改掉,换一种职业,其实对主题是影响不大的。但是没辙,这一条是被限定死的,也不知道是写进了合同里还是怎么着,反正角色职业是“杀手”的设定,就是不能动。

另一条更著名的例子就是《深夜食堂》,当年剧版被喷成翔,说改编后,老板这么不接地气的设定,还不如中式大排档,苍蝇馆子。可惜的是,主角是日式居酒屋的老板的设定,改编版是被禁止改动的,就这么任性,要不就别买版权,买了版权就得照着原版走。

我想这些片方和编导们,也都不傻,肯定知道某些设定不符合本土语境,但没办法,能改早就改了。要是不买版权的话,依样画葫芦,被喷抄袭、山寨那就怪不得别人喽。

相比之下,韩国电影在这方面限制倒是不多,所以这几年改编韩国电影的华语片不少,但改编日本作品的则不多。但还是那句话,想要不受制于人,就得原创,比什么都强。

 5 ) 身份交换,就能改变人生吗?

失业、欠债、被抛弃,碌碌无为的人生,竟连想自杀都死不成,自己的人生是一坨屎,假如有机会偷换到别人的胜利人生跑道,就可以变得一切顺利了吗?

高智商的连环杀手,住高级公寓开名车穿华衣,忽然有一天沦落成为一个失忆的群众演员,变得穷困潦倒,一文不值,连房租都交不起,手机也买不起,甚至圣诞夜还要去给别人扮演小丑,被按在社会底层狠狠摩擦的失忆中年人,是否还有机会重新回到人生胜利组的跑道?

性格与命运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了性格?

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思考的问题。

命运的阴差阳错,因为澡堂里一块肥皂而摔跤引起的失忆事件,终究“皂”化弄人,失败人生组的陈小萌与精英职业杀手的周全,从而交换了彼此的人生,两种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秉承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理念,在完全不适合自己的人生轨道上生活。

神奇的命运交织,晖姐的买凶杀人事件让两个原本在汹涌人潮中孤军奋战的人得以相交相识,本是毫无关系的两个陌生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一起在充满谎言的泥泞人生道路上拼死一搏,他们能笑到最后吗?电影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充满黑色幽默的喜剧故事,电影中的人有哭有笑,流血流泪,电影之外的人看完电影后却思考了更多。

永远的人生失败组,陈小萌

邋遢、不修边幅,房间肮脏得像个猪窝,家里处处都是垃圾,生活乱糟糟得像一团麻,被前女友抛弃,事业毫无起色,里里外外欠了一屁股债,活到三十二岁,终于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人生失败组,成为了连吃饭钱都没有的失意中年男子,就连想上吊自杀,都因为上吊的绳子都不够坚固,而难以得逞,一个连死的本事都没有的男人,人生还能有什么希望,还能出现转机吗?

命运开了个玩笑,终于有机会可以交换人生。

因为“皂”化弄人,澡堂里的一次摔跤,一辈子从来没赢过的陈小萌终于偷换了赛道,偷窃到了人生胜利组的周全的人生,过上了华服靓车的美好生活,钞票多到用不完,他终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换了赛道,真的就可以赢下去了吗?

环境会改变,人的性格却无法改变。就算冒着坠入黑暗的风险切换到人生胜利组,开名车穿华衣,变成了有钱人,陈小萌性格深处的懦弱、懒散和毫无计划的无所事事,总能把他再次拉回到暗淡无光的人生失败组,他不是运气差,他只是真的不行。面对生活的重压,他永远都无力还手。

原本亮丽整洁的房子很快就堆满了各种垃圾,更惨的是他没办法开源,也不会节流,陈小萌不会挣钱只会花钱,从一个穷人切换到了富人身份,花起钱来还特别大手大脚,不懂得珍惜,钱很快就被毫无计划地花光殆尽。就连周全一直神神秘秘、不见其人不闻其声、身手干脆利落的匿名职业杀手身份也因为他的愚蠢被曝光。因为贪婪,毫无警惕性的他很快露出马脚,并被客户抓到把柄。不但如此,他的脑子像被门挤压过一样,竟然忽发奇想地要去追求自己的杀人目标,最后不但没有完成杀人任务,还反过来被凶残的客户追杀。偷来东西始终不属于自己,刚刚过上逍遥的神仙生活没几天,陈小萌竟然很快又被神奇的命运拉回到了人生失败组。

眼看着完美人生再次走入绝境,忍无可忍的他,能否最后奋起一搏,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职业杀手和演技咖,周全的完美生活

“三十多了,没有工作,交不起房租,连群演都演不好,长一张老脸,名字叫小萌,想死也是应该的。”华哥板着个脸,在火车通过时隆隆响、光线阴暗的房间里说出这句话时,让人忍不住想笑。

拥有刘德华这样的脸怎么可能是人生失败组?

命运捉弄,“皂”化弄人,精英职业杀手周全因为失忆沦落成为房租都交不起的群众演员,睡在像垃圾场一样肮脏的房间里,被迫变成了人生处处不得志的“陈小萌”。可是周全性格深处的勤奋努力、随时迸发的强迫症洁癖,让他迅速对眼前的生活进行分析整理,很快把垃圾场房间变成了干净整洁、舒适宜人的房间,不但有干净的床铺可睡,还有铺上整洁桌布的小桌子,立刻把房间从肮脏可怕的垃圾场变成了文艺温馨的家居风。他拥有高超的厨艺,随时可以变出来可口美味的食物,闲暇时分还可以和漂亮的女性朋友在家里阳台上暧昧地小酒怡情,恐怕这是失败的陈小萌从来没想过会出现的场面。

不但如此,善于整理的他还用小本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整理归纳,整理身边的人际关系,整理自己的性格优缺点,分析自己的才能和优势。而且他还干一行爱一行,就算只是个跑龙套的无名群主演员,也要努力地工作,努力看表演书籍进行学习,增长内涵,储蓄知识营养,努力专研,提高演技,把自己变成了人群中发亮的那个人,变成一个让导演会夸赞的演员,即使他依然只是个群众演员,但已经也是一个看起来可能会有前途的群众演员。

“陈小萌”原本灰暗得只想去死的失败人生,经过周全的努力,似乎变得看起来好像有了某种前途,有了某种让人看得见的希望。

电影里最大的包袱在于,周全人生的演技高光时刻并不是身为群众演员被导演表扬的那些出彩时刻,而是来自他一生都在扮演职业杀手的出色演技。他的谨小慎微、他的整理强迫症、他的精明算计,都与他一直从事职业杀手的这一职业以及他之前作为酒店行业万能管家的身份不无关系,但也正因为他的这些性格他才能够接手并完成这多项的杀人任务,赚到钱也保守了自己隐藏多年的秘密,这才是他最高明和最神奇的地方。

周全这个人跟华哥简直是有某种同出一辙的神之相似,永远持之以恒的努力,永远不变的严于律己,永远奋进,永远拼搏,即使岁月不饶人,他也没绕过岁月,六十岁了比年轻人还要拼,今年上档《拆弹专家2》里出演断了腿的警察疯子,其努力的程度让当下很多小鲜肉都自愧不如。即使天生顶着一张英俊的脸孔,他没有打算靠美貌来混日子,一辈子拼命努力了好几十年,直到现在依然不肯放松,活该他拥有熠熠生辉的人生,让人心生羡慕和满怀钦佩。

爱情与利益,该如何去选择?

万茜饰演的李想,作为一个新兴的自媒体人,她干的是当下最时髦的职业,压力虽大但幸好挣得够多,她工作努力积极,做事雷厉风行,骂起同事来丝毫不留情面,梳着利索的短发,踩着高跟鞋,穿着利索的风衣,看起来像是个精明强悍、懂得算计的上海女人,可事实真的是像表面看起来的那样吗?

不过是开车溅了别人一身水,道个歉,赔点钱也就算了,可是她竟然敢让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坐进自己的车里,还好心地送人回家,根本不怕惹上什么麻烦。她甚至莫名其妙地帮刚认识没几分钟的人担保,交房租,简直是同情心泛滥。最后对身份不明的人暗生情愫,并与之交往,作为在上海繁华都市生活的女性警惕性那么低,怎么都不能说李想这些所作所为算得上是精明吧?再看看她的前半生,活到了33岁,没结过婚,却已经未婚生子,独自一人抚养大一个11岁的儿子,怎么看她都像是被爱情烧昏了头的恋爱脑,跟精明没有半点关系。

一开始跟失忆的周全接触,也是本着想利用的心理,想利用他失忆的事件来写一篇十万加的稿子,然而处心积虑、费劲巴拉地把稿子写完后,却在紧要关头不忍心给全网推送,到底还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下不了狠心来利用自己喜欢的人。表面看起来精明,似乎每次都想选择利益和金钱,可是偏偏每次最后都选择了感情。

可是就算这样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做一个有感情的傻子也没什么不好,女性只要经济独立,爱怎么选就怎么选,谁也管不着,这就是职业女性的经济独立地位给女性生活带来的自由选择的底气。

这部电影最妙的地方在于不仅主角很出色,很多配角都很出彩,在剧院和餐厅里的那些群戏都动人,演员与演员之间互动引发的戏剧张力让人看到了故事的魅力。黄小蕾饰演的晖姐让人印象深刻,说着一口流利的川片子,吃最辣的火锅,做最狠的人。一个被爱情和友情双重背叛的女人,又丧失了孩子,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不掀起满城的腥风血雨,怎么才能够消除她心中的愤恨。

最后,非常感谢导演给了我们一个充满了粉红色泡泡的美好结局,我想现实生活一定要比电影结局要惨烈得多。周全曾经参与了这么多起买凶杀人案件,就算没有真的杀人,那些罪行也不可能不被追究,更何况涉及的金额如此巨大,再加上还有众多办假证等各种欺诈行为,周全会被宽大处理的可能性可能不太大,更何况他的违法所得是不是会被没收呢?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泛滥,很多人都失业,普通民众的生活也比往日艰难,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更是艰难,所以看到电影中的人为了生存而努力挣扎,会更加有感触,与心有戚戚焉。

永远给生活留一线希望,大概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之一。

 6 ) 人潮汹涌中,一个寻找真我的中国故事

一个“功成名就”的冒牌职业杀手,一个负债累累、准备自杀的小演员,当他们身份互换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于是,刘德华(扮演杀手周全)只好在今年第二次失忆(在《拆弹专家2》中,他扮演了失忆者潘乘风),住进陈小萌(肖央饰)的、肮脏的小屋中,试图恢复“记忆”,而陈小萌则坦然躺在周全豪宅的浴缸里,感谢命运的惠顾。

然而,上帝给所有好运,早已悄悄标上了价格。

失忆的周全四处跑龙套,他曾经成功的潜质让他再度看到成功的希望,甚至收获了来自李想(万茜饰)的爱情;总是失败的陈小萌硬着头皮接下新的杀人订单,却怎么也过不了被杀者程怡(曾九蓉饰)的美人关……

一番阴差阳错、笑料百出的折腾后,陈小萌意外发现,在颓废、窝囊、懒惰、说谎之外,他竟然还有一点小小的善良,甚至周全都想“收购”他的人设;而周全也发现,在上进、精明、多才多艺之外,自己竟然缺了一份真正的勇气。

于是,这个“身份互换梗”以双赢而告终,不论是周全,还是陈小萌,都是最后的赢家。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故事,体现出我们民族内心深处的某种期待,这种期待千载传承,至今不衰。

说句题外话,今年春节档的几部影片,相较于往年,质量有明显提升,往年能打到8分多的,今年打分明显偏低,其他平台上能打到8-9分的,在豆瓣平台上也会低一些。竞争激烈是好事,但也应看到,商业片自身的显著进步,包括《人潮汹涌》,今年有好几部贺岁片其实已超越了传统贺岁的层面,具有深读的可能。

“身份互换”本是一个传了几百年的老梗

“身份互换梗”历史悠久。

严格来说,《丑小鸭》就是某种身份转换——一直自认为丑陋的小鸭子自卑到尘埃中,只在内心深处保存着天鹅梦,当它历尽折磨,谦卑却让它看到,自己真的是天鹅。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隐喻:每次长大成人,都要经历从自卑到自立的折磨,没有人能拒绝伤痕累累,但丑小鸭终会成为天鹅。

把“身份互换梗”用得最好的,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的《王子与乞丐》《申请爵位的美国人》《亚瑟王朝廷上的美国人》等,都是标准的身份互换故事。

在《王子与乞丐》中,沦落为乞丐的王子爱德华饱受嘲讽、谩骂之后,终于意识到,剥离了身份,自己什么也不是,曾经的庄重、斯文只能让他更多受辱,他也学会说脏话、怒吼,乃至拳脚相向,而突然成了王子的贫儿汤姆在宫中,把漱口水当饮料、拿传国玉玺砸核桃,出尽洋相……

正如爱德华所说:“我们俩(指和乞丐汤姆)要是光着身子走出去,谁也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太子。”这与《人潮汹涌》中,周全、陈小萌在澡堂互换身份,颇有相似处。二人互换身份后,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不适感,用对比的镜头呈现出来,也似《王子与乞丐》的况味。

不同的是,在《王子与乞丐》中,互换身份的二人是清醒的,有主动入局的意味,而在《人潮汹涌》中,两位主角是被动入局(周全患上失忆症)。

西方文学为什么特别关注身份

这是因为,《王子与乞丐》和《人潮汹涌》的创作背景迥异。

西方社会步入近代化前,是标准的贵族社会,身份对个体有决定作用。相当时期,西方小说中的爱情是贵族特有的情感,平民最多只能被动接受。

罗切斯特(《简·爱》中男主角)、安吉尔·克莱尔(《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男主角)、班纳特和达西(《傲慢与偏见》中的男女主角)、安娜(《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女主角)等皆如此,基本预设是:只有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才能培育出高贵的情感。

到马克·吐温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拥有多种传统、多种历史讲述方式,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德国人、英国人、犹太人等移民彼此争夺解释权,其结果是,人们不得不在经济上达成共识:不论对哪个族群来说,一美元都是一美元,这是最简单、最直观的获取个人价值的方式。

曾经的多元变为一元,曾经的复杂变为简单……这使个体与背景之间剥离得如此滑稽:一个爱尔兰人为赚钱,可以声称自己的祖先是德国人,如果他手中的钱足够多,那么德国后裔也会集体同意,并其补上祖先曾在德国生活的履历。

这就是为什么,马克·吐温对“身份互换梗”特别敏感。在《王子与乞丐》中,衣服变得如此重要——穿上丝绸,乞丐变王子,侍从们坦然跪下,汤姆对此感到紧张时,侍从们反而觉得是跪的姿势还不够好;穿上乞丐服,王子即乞丐,来到皇宫前,卫兵们毫不客气将他轰走。

随着身份混淆,伴随身份而生的责任感也会崩溃:如果法官不认为自己是法官,教师不以“桃李满天下”为荣,工作只是挣饭吃的碗,大家都是商人,则“我”是谁?“我”该为什么而活?

中国古代作品为何很少用“身份互换梗”

然而,困扰着马克·吐温的这些问题,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却不甚突出。

至迟在宋代,中国已基本完成了从“身份社会”到“平民社会”的转化。宋代以后,很少家族能三代任官,甚至“富不过三代”,当权力与财富无法世袭,则个体在身份上就具备了一定平等性——只要愿意,付出努力,他就可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人。

在历史中,这被称为“唐宋革命”,即在唐宋期间,中国社会基本完成了“近世化”,个体拥有了身份权。比如可以自由买卖土地、可以拥有私人财产、有姓名权、可以祭祖和建家庙……

在学界,“唐宋革命”尚有一定争议,从当代眼光看,“近世化”在尊重个体权利方面,仍存很多暗面,但相比于同时期的欧洲,却犹如曙光。

法国启蒙主义大师伏尔泰在《风俗论》中,称中国文明是模范文明,晚年伏尔泰书房中高悬孔子像、朱熹像,每晨必敬拜。

伏尔泰的赞美中,自然有误会的成分,但整体而言,从宋代起,中国人便不再把爱情视为贵族特有的情感,以白娘子传说为例,法海本是除魔镇妖的男主,后来却被书写成食古不化、破坏他人感情的恶魔。

明代冯梦龙曾说:“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在他笔下,爱情从来不是贵族老爷的特权,妓女、妖怪、狐仙等饱受歧视、侮辱,却都有爱情权。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妓女杜十娘的人性高度远胜“圣人门徒”李甲。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王子与乞丐》式的故事未必成立。只是“五四”以降,在主动学习世界的过程中,误将不同传统下的创作视为“永恒”,以为一“批判”即严肃,不“批判”即通俗,即等而下之。

其实在美国,《王子与乞丐》属通俗小说,文学评论家布莱尔说:“这本书意在吸引儿童读者,因此它的风格和内容对美国的成年读者就不再具有吸引力。”

用世界的手法,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全球化进程,创作也日趋全球化。在今天,“身份呼唤梗”在中国的小说、电影、电视中也经常出现,但成功之作却不多。相比之下,《人潮汹涌》堪称精品。深入观照,就会发现:虽然它改编自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故事。

首先,剧中的女性是独立人格的现代女性。她们有自己的性格成长史,不论是反派晖姐(黄小蕾饰)还是主角李想,都有自己的偏执与性格,两位演员的表演也异常出彩。李想初期本是想找个出彩的故事,以挽救自己的职业生涯,却在周全的上进心、阳光感的触发下,爱被意外唤醒,从职业女性突然回归女性。成功只能让人赞叹,爱才会温暖心灵,这是大陆民族典型的心理特征——不愿被茫茫人海吞没,渴望拥抱自己。

在李想身上,聚焦着无数打工一族的梦想。他们既屈从于生活,又会在情感的召唤下义无反顾。

其次,投向世俗生活的温情与悲悯。在《人潮汹涌》中,为黑社会递刀的美团小哥不忘叮嘱“给个五星好评”啊;饱受晖姐蔑视的马仔,竟主动把李想的孩子送回家;突然有了钱的李小萌,不仅还了欠前女友的钱,在听说她将结婚后,还给了她一大笔钱,回归原身份后,他感到后悔,又闯到婚礼现场,希望能收回一点,前女友也大方地给了他一个红包……这类梗,只有中国观众才能会心一笑。因为每个人都遭遇过类似的故事,或多或少做过类似的“傻事”,对于人性缺陷,我们常常不是战胜它,而是用包容,与之共存。

在《盗钥匙的方法》中,反复强调男主记日记,在日本,手账是生活必需品,在日本文化中,将清理内务、记日记视为美德,颇能引来观众的赞叹。而大陆民族性格更倾向于粗疏、豪爽、宽厚,在中国,记日记纯属个人习惯。在《人潮汹涌》中,也只将日记作为推进情节发展的一个梗,体现出创作者对中国故事的把握。

其三,大团圆式结尾。在相当时期,“大团圆”被视为很Low的创作手法,观众更渴望看到开放式结尾,保留“问题尚未解决,应继续思考”的意味,这种西方式表现手法固有高明处,但中国古代戏园中,舞台两边都会有这样一副对联: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国古人不认为戏剧是现实的刻板仿写,它通过一套程式,提醒观众:人生与戏剧不同,不可戏精上身。世界与人生可以讲成故事,但故事之外,人生还有更广阔的侧面。这种提醒对于动辄入戏的现代人,显然有价值。《人潮汹涌》采取了大团圆式结尾,但并没降低故事的力度。

“讲好中国故事”是多层面的,不仅要有正剧,也要有喜剧;不仅要写英雄勇士,也要写小人物;不仅要有严肃的宏观巨制,也要有沁人心脾的小故事。从这个角度看,《人潮汹涌》虽然采取了娱乐故事的框架,但不论是细节把握,还是精神内核,与饶晓志导演此前参与执导或是制作的《无名之辈》《平原上的夏洛克》具有一致性——这是一个既让人笑声不断,又催人泪下的中国故事。

 7 ) 活成自己的样子

陈小萌这个角色,说实在的真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的不讨喜,邋遢愚蠢贪婪懦弱,负面词可以有一堆。哪怕最后貌似他良心发现的去救周全,也完全没法弥补他这惹人厌的特性。最最最最不能让人忍受的,那就是他那个宛如垃圾堆一样的出租屋,真是因为生活在垃圾堆里才把自己也活成了垃圾。所以我才会这么喜欢周全,哪怕失忆后他被变成了陈小萌,骨子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让他在面对垃圾堆的时候,选择的不是同化,而是自然而然的重整,让整个出租屋焕然一新,变成了相当有特色有品位的温馨小窝,哪怕他的人生被偷了,他依旧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短评

“忘掉自己,就很容易扮演别人” 《天若有情》《旺角卡门》《喜剧之王》《无间道》《烈火战车》《五虎将之决裂》…竟然有这么多港片致敬彩蛋!“感谢你对中国电影作出的贡献” 导演还调侃了一把自己名字yao晓志和《无名之辈》。现在的电影连抖音神曲都用作配乐了,真有人读完了《演员的自我修养》吗?万茜的上海话飙的得劲,就只差跟刘德华来一段“六亲不认”步伐了~ 饶导说 “我最恨豆瓣没有半星,看着有些网友用文字敲出3.5星,结果评分3星,怎么就不四舍五入到4星呢?” 哈哈哈~ 3.5星

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时光网的记者在采访导演时,提到《人潮汹涌》与《无名之辈》在标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我也没啥感觉,但观看过程中就有了这种共鸣。结合导演之前拍过的《你好,疯子》不难发现饶晓志导演其实非常关注都市边缘人的生活状况。所谓主角无非只是一个无名之辈,混迹在汹涌的人潮里。导演的特点就将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压力一一呈现,并让这些边缘人相互碰撞,摩擦出惊艳的火花。前作《无名之辈》口碑虽好,但结尾观众并不喜欢——观众很难接受这种好人犯罪被捕的结局。很多导演都能意识到这点,却又无力改变,因为犯罪片的结尾必须真相大白,罪犯必须受到惩罚,否则不能过审。而饶导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更改人设,让本片中的杀手只是一个假杀的演员,主角们的结局也是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的结局。这个创意想的很好,解决了犯罪片结局常见的桎梏。

10分钟前
  • 温岭阿浪
  • 力荐

晖姐真的太倒霉了

14分钟前
  • 烟花易冷
  • 推荐

如果没有万茜这条感情线至少可以再加一分

18分钟前
  • 高哥729
  • 还行

一流的表演(除了万茜),二流的笑点,三流的剧本。同样是拍荒诞喜剧,饶晓志和宁浩最大的区别就是悬浮(即自以为是的接地气),其对喜剧的理解大概就是硬挠胳肢窝让人尬笑的东西,一如既往地要演员救场,至于万皇的表演,只能说您之前不火真的没毛病。

23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自律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27分钟前
  • 尹子
  • 推荐

三星半吧,刘德华是真帅,肖央是真油腻,万茜是真一般,黄小蕾是真遗珠

28分钟前
  • 鸵鸟小爷
  • 还行

一群南腔北调的演员在丑陋的打光调色置景中互不打扰地扮演着完全不在同一次元的生旦净丑。导演对爱情的想象贫瘠到荒谬,女主的功能只剩时刻保持端庄的仪态和优雅的微笑,以及在必要时刻没来由地送温暖或扮柔弱。看来,公益广告是我国这帮中生代导演对现实主义电影唯一的想象,而且他们热衷于在一切题材中加入此种极尽虚假的现实关照,只为了拔高他们眼中的英雄男人。

3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很差

万茜真好看!其他就那样了。

35分钟前
  • 椿的小鱼干
  • 还行

有多难让人相信这故事,就是上海女人咋可能会看上这样的男人呢

38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较差

以前华仔摩托车后面载的是白衣飘飘的吴倩莲,30年后只能带带傻乎乎的肖央。

39分钟前
  • 都柏林人
  • 推荐

饶晓志真把刘德华给辜负了

42分钟前
  • 是!憨🎱🐢明白
  • 还行

短短一个月,华仔失忆两次。

47分钟前
  • 一文
  • 还行

此片应改名叫《被坑骗的晖姐的一生》。他妈的晖姐又招谁惹谁了呢🙂 三星半吧,三星全给华仔,还是很帅很蛊。半星给四川话,自带喜感没办法。

51分钟前
  • 杉爷
  • 还行

挺好玩的,感觉比唐探和李焕英有意思

56分钟前
  • lovewei
  • 力荐

初一带老妈去电影院渐渐成了惯例,矬子里拔出这部看是冲着日版……女主说话做作到散场老妈第一句话就是问女演员为什么口齿这么不清楚……不过我想的是,不断cue自己作品的导演你这么爱致敬戏剧,但是看起来准备在电影界一条道走到黑了?

1小时前
  • Mumu
  • 还行

低于预期,有点失望。人物立不住,又假又尬。仅从喜剧表演的角度,肖阳过于油滑,万茜又太生硬,远不如隔壁的几个小品演员。

1小时前
  • 芦哲峰
  • 较差

中国拍电影的地方就剩上海重庆了吗😅

1小时前
  • 奈斯Biu
  • 还行

万茜和刘德华为何能如此没有cp感

1小时前
  • 馆馆
  • 还行

唯一的感受:自律的人啊 在逆境和顺境都是一样的。

1小时前
  • 佩奇她哥佩恩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